在我国对外贸易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已然成为拉动传统对外贸易的新引擎。企业可以通过跨境电子商务突破地理范围的限制,直接面向全球市场,获得更大的利润回报和成长空间,政府也在极力推动跨境电子商务成为对外贸易新的增长点,培育新的竞争优势。但是目前受到技术、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如难以按照现行外汇收支管理规定正常结汇导致企业结汇成本较高、平台营销难以满足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大部分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品牌化建设不足、跨境支付的安全风险较高、跨境通关的程序繁琐、跨境物流配送时间长且成本较高等,导致传统企业转型跨境电子商务未能达到预期水平,企业自身跨境电子商务的采纳强度和应用效果也参差不齐,整体竞争力不足。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识别企业跨境电子商务采纳所处的不同阶段,并研究企业跨境电子商务不同采纳强度的影响因素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首先对跨境电子商务的采纳和跨境电子商务的采纳强度进行界定。跨境电子商务的采纳是指企业以其对跨境电子商务的认知和评价为基础,产生采纳意愿并进行实质性的技术应用,进而将其与自身的商业流程加以整合的商业活动;跨境电子商务采纳强度是指对于已经采纳跨境电子商务的企业,其使用跨境电子商务这一新兴技术和商业模式所能达到的水平或者阶段。然后将跨组织因素加入到原有的TOE框架中,构造了综合的跨境电子商务采纳强度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并提出了研究假设。其次设计了《企业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状况的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取样本数据。对问卷数据的分析分为两步:步,通过聚类的方法将样本按照跨境电子商务的采纳强度分为两类,即初级阶段和中阶段;第二步,通过Logistic的方法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哪些因素显著影响了企业跨境电子商务的采纳强度。然后本文通过比较标准化系数、Wald卡方检验的P值以及伪偏相关系数对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比较,分析哪些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后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发现包括:(1)将跨境电子商务采纳强度划分为初级阶段和中阶段。初级阶段只是通过网站展示企业信息及产品,并不在网络上涉及任何交易环节;而中阶段将原有的线下交易流程实现了电子化,并将跨境电子商务的交易流程与企业自身的商业流程相整合;(2)控制了企业所处的行业、经济性质以及企业规模等因素,研究企业跨境电子商务采纳强度的影响因素。就技术因素而言,技术就绪度因素、感知易用性因素和感知有用性因素显著地正向影响了企业跨境电子商务的采纳强度;就跨组织因素而言,企业在行业中的市场份额和行业的竞争性压力因素都显著地正向影响了企业跨境电子商务的采纳强度;就组织内因素而言,管理层支持因素显著地正向影响了企业跨境电子商务的采纳强度;就环境因素而言,政策支持因素显著地正向影响了企业跨境电子商务的采纳强度;(3)比较各个企业跨境电子商务采纳强度影响因素的重要性。通过比较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或影响程度,判定对跨境电子商务采纳强度影响大的变量为感知有用性、技术就绪度、行业的竞争性压力、感知易用性等。企业采纳跨境电子商务需要技术上的保障和支持才能实施,技术特征因素对企业跨境电子商务采纳强度影响强;在新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会产生外在的强迫性压力,因此同行业的竞争压力对企业跨境电子商务采纳强度影响非常大。另外,企业跨境电子商务的采纳和应用需要高层管理者的支持以及政府政策的支持。因此,技术因素和跨组织因素对企业跨境电子商务采纳强度影响大,高层管理者的支持和政策支持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加入跨组织因素使原有的TOE框架得以拓展和延伸,将其与企业跨境电子商务的采纳强度相结合并加以实证分析,旨在识别企业跨境电子商务所处的阶段特征,发现不同采纳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而对各个企业跨境电子商务采纳强度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比较。
当今,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发展,电子商务对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影响逐渐增强。我国占据着世界上多的人口,有着庞大的市场基础和经济活力。早在2010年,我国就已成为全球制造业产出高的国家。在当前世界范围内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结合电子商务技术,尤其是跨境电子商务,借用新兴贸易模式来推动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变得越来越具有现实可行性。我国中小企业利用跨境电子商务进入国际市场,对于扩大我国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拓展外贸营销网络,孕育新的出口竞争优势,转变传统国际贸易的交易方式,促进我国外贸的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提高我国外贸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因此,探索我国中小企业利用跨境电子商务这一课题,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 基于此,本文从以下六个部分进行研究: 部分绪论中。介绍了“我国中小企业利用跨境电子商务研究”这一课题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和相关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对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进行说明,明确了研究思路,并指出本文的创新点和研究不足。 第二部分主要为相关理论研究综述。通过梳理国内、国外中小企业利用电子商相关课题的研究成果,分别从我国中小企业利用电子商务的相关研究、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相关研究、我国中小企业利用跨境电子商务的相关研究三个角度进行文献梳理,把握课题研究前沿,为本文分析我国中小企业如何利用跨境电子商务问题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主要对我国中小企业利用电子商务进入国际市场面临的壁垒及解决方法进行分析。这一部分首先针对我国中小企业利用传统方法进入国际市场面临的壁垒因素进行梳理,包括品牌塑造难度大、营销成本压力高、交易链条环节长、信息获取成本高、企业融资压力高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其次指出电子商务能够克服我国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面临的壁垒,包括降低了品牌塑造的难度、减少了营销资金压力、简化了产业链结构、降低了信息获取成本、降低了资金投入压力等优势。 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我国中小企业利用跨境电子商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这一部分首先对全球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其次针对我国中小企业利用跨境电子商务的现状进行研究,通过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案例说明;后总结了我国中小企业利用跨境电子商务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五部分主要从政府宏观角度和企业微观角度为推动我国中小企业利用跨境电子商务提出政策建议。政府宏观层面,涉及突破法律滞后难题解决电子商务的跨境发展瓶颈、支持建立电子商务产业园区、规范参与电子商务企业的经营行为、主导或参与电子商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重视对我国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企业微观层面,提出了企业要重视并做好国外市场调研、积极探索服务外包模式、提高自身品牌和技术创新能力、强化企业间分工合作、创新电子商务的跨境物流服务模式等。 第六部分为全文的结论及展望部分。这一部分对全文的内容进行总结,得出研究结论,并对中小企业利用跨境电子商务的前景进行展望。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首先,之前学者对我国中小企业利用电子商务的研究仅仅停留在对传统方式的研究上,对我国中小企业利用跨境电子商务问题研究很少,本文的研究弥补了这一不足。论文在中小企业利用跨境电子商务所涉及的跨境物流滞后、退税结汇难题、知识产权保护、交易安全和支付安全等方面的论述弥补了之前学者研究的不足,对涉及的问题做了系统、条理的归纳和总结。论文立足实际,把握前沿,多角度论证了我国中小企业利用跨境电子商务的现实性和必然趋势,这是本文的一大创新。其次,本文在对我国中小企业利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企业层面对策方面,对电子商务的服务外包模式进行梳理、中小企业之间加强分工合作、对跨境电子商务的跨境物流服务模式进行归纳分析,通过在高校的跨境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建设弥补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不足等政策措施,在对策的提出上切合实际,具有的现实可操作性,也是本文创新性的体现。 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首先,针对于电子商务发展现状的研究方面,由于没有的国际机构公布相关数据,本文广泛使用研究报告,不同的研究报告存在统计口径上的差异,这就会造成数据误差,这是笔者能力所不及的,这是本文的一大不足;其次,本文以定性分析为主,未采用定量实证模型进行分析,对于我国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面临的主要壁垒,电子商务对我国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壁垒的克服方面只做了大致的梳理和归纳,未能进行实证研究。这些都是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需要补充和改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