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出现了聚合传播、分众传播、社群传播、场景传播等新型传播形态。同时,互联网+带来了四大“返祖现象”,分别是传播的返祖,从依靠硬性广告传播到依靠口碑传播;品牌的返祖,从品牌的商品化到品牌的个人化;生产的返祖,从产品生产预制化到产品生产定制化;后是渠道的返祖,从集约型渠道到共享型渠道。传播形态的变化和传播返祖现象的出现,促使媒体的经营方式发生改变,报业转型机遇与挑战并存。电商也迎来了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在经历了1.0流量电商时代、2.0社区电商时代后,电商进入了3.0时代,即媒体电商集中发力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本文以报业电商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现有文献资料,厘清报业电商的概念,对现有的报业电商模式归类总结。在此基础上,本文以大众报业集团《齐鲁晚报》电商“码帮”为个案,结合调查问卷、访谈记录,呈现报业电商的具体运作流程,指出它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从学理和实践的角度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后提出报业电商发展的对策。论文共有六部分:部分是绪论。在这一部分中,论文首先指出报业与电商都迎来了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媒体电商发展迅猛,报业电商却遭遇用户增长放缓、功能重叠、定位模糊等发展瓶颈,并说明了论文的研究意义:分析报业电商困境原因,提出发展对策;探求报业电商内在逻辑,提出转型方向。其次做出文献综述,将目前研究报业电商的文献资料分为论文和观点两部分介绍,呈现出研究现状:研究多为个案分析、观点总结,呈现碎片化现象。后介绍了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报业电商的概述。由于业界对报业电商的认识存在较大分歧,所以在这一部分中首先对报业电商的概念做出界定。其次是梳理了报业电商的发展脉络,包括:理论上的合理性,主要基于报业转型的辅助手段、报业扩张的战略选择、产业融合的升级突破;实践中的发展阶段,分为起步萌芽、缓慢发展和加速发展三个阶段。后是结合实例介绍报业电商的三种主要模式,分别是以《钱江晚报》电商“窝里快购”为代表的B2C模式,以《成都商报》电商“买够网”为代表的O2O模式,以阿里巴巴联合全国12家都市报推出的“码上淘”为代表的3O模式。第三部分是大众报业集团《齐鲁晚报》电商“码帮”的个案研究。“码帮”面临的媒介生态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方面,母报《齐鲁晚报》经营下滑和转型成本构成双重压力;另一方面,政策上的鼓励为“码帮”提供了发展的机遇,新媒体、电商兴盛带来人们价值观、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利于“码帮”起步。在这一部分中,重点从产品布局、平台模式、组织架构三个方面介绍了“码帮”的发展路径。结合访谈记录资料及笔者本人的实践,提出“码帮”的运营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产品平台定位模糊,导致用户流失和成本负重;用户特质区隔明显,划分为线上用户和线下用户两个阵营;线上信息渠道受阻,造成“码帮”线上产品欲电难电的尴尬现象。第四部分对报业电商现存困境的原因进行分析。首先,传播者新媒体产品基因的匮乏以及传统读者理念的固化,使报业电商的操作层面出现问题,如缺乏内容与服务的关联、界面操作成本过大等。固化思维与传播效果冲撞,造成传播者乐观与悲观交织的精神生态,有的盲目自信,有的信心不足。其次,受信息传播渠道资源、整合营销传播空间的限制,报业电商的讯息空间狭窄,致使部分平台出现信息更新迟滞、商品描述单一、缺乏客户关怀、忽视品牌传播等问题。再次,报业电商其实是报纸上的“市场”,短时间内报业电商会带来盈利,但长久看来电商会影响报纸的内容优势和品牌价值。后指出报业电商是在夹缝中生存,它天然面临新旧媒介种群的博弈和传媒组织内部的利益制衡。第五部分结合成功案例,对报业电商的发展提出对策。无论以何种路径进行报业转型,用户都应该是核心和基础。因此发展报业电商首先要深耕本地用户市场,一是实行用户分割,有针对性地提供劝服性信息、强化性信息,进行营销;二是要搭建用户数据库,发展社群电商。其次,发展报业电商要与同城报纸合作,打造区域综合性的报业电商平台,更要借助社交媒体和电商巨头的力量,不可固步自封。后,传播者应把目光放长远,延伸母报品牌,好采用独立运营的方式减少电商对媒体品牌的消耗。第六部分是结语。这一部分是对论文研究内容的总结,指出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报业电商的未来发展做出展望。
加快推动新兴贸易模式跨境电商的发展,是我国塑造外贸发展新动能的重要途径,我国先后设立多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为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基于2014—2019年我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多期DID模型研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对跨境电商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设立通过贸易便利化、信息技术能力和运输仓储服务提高跨境电商发展水平。异质性分析显示,省会城市、东部和中部地区城市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显著地提高了跨境电商发展水平,而在非省会城市和西部地区城市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没有显著提高跨境电商发展水平,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设立对沿海城市和非沿海城市跨境电商发展水平的作用不存在明显的差异。我国在发展基础和条件较好的城市应增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试点,扩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设立范围。对于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设立没有显著提升跨境电商发展水平的城市,需要进一步提高跨境电商政策灵活度、信息技术能力和运输仓储服务水平,探索跨境电商发展新模式,促进跨境电商朝着更高水平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以来,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其中,城乡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是中国社会持续转型升级和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近年来,随着中国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互联网+”战略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以电子商务(简称“电商”)为代表的新的商业模式已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促进城乡互动,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提高国民收入的新动力。电商在农村地区的逐步渗透更是为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带来新的契机,也为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供新的可能。因此,基于城乡互动视角,深入探讨并揭示电商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具体影响,对于改善城乡关系,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有关电商发展及其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然后,从理论层面探讨电商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间的关系、阐释了电商发展对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的作用机理;接着,基于对电商发展现状趋势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规律的分析,利用2010—2019年间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建立和运行相关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电商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的具体影响。结果显示:(1)总体上,电商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负相关关系,即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表现为显著缩小的趋势;(2)电商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阶段性差异,即在2014年之前,电商发展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不明显,而2014年之后的影响则较为显著;(3)电商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的影响也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其中对中部地区影响大、西部次之、东部弱。进一步地,结合实证研究结果,论文通过选取拼多多电商平台和曹县淘宝村作为案例,深入分析了电商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论文后就有序推动电商发展以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1)健全政策法规体系,改善城乡电商共同发展条件;(2)促进城乡信息互动,完善电商一体化服务体系;(3)促进城乡产业互动,激发农村电商发展活力;(4)促进城乡教育互动,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养;(5)促进城乡文化互动,提高农民学习认知能力。